分享缩略图
我的项目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
LANGUAGE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

卖卤菜月入10万?警惕短视频背后的营销骗局

发布时间:2025-04-04

来源: 匿名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字体:


   “摆个小摊就能衣食无忧”“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元”……类似视频可能很多人都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。据《法治日报》报道,这些视频不少是营销话术,火爆流量多为假象,骗取学费才是目的。


  过去人们讲“眼见为实”,但在如今的短视频平台,看起来逼真的画面,也可能是“演”出来的。在摆摊博主发布的视频中,无一不是顾客排长队,生意很火爆。可实际上,那些顾客可能都是“演员”,博主苦心营造“赚钱很容易”的假象,只为吸引那些想要找到“低成本高回报”生意的创业者。这个骗局并不复杂,可为什么还能大行其道?


  一个重要原因是,这个骗局游走在线上和线下交汇的灰色地带,就算人们明知博主是编故事,也很难找到证据,而那些交了培训费摆摊却赚不到钱的人,要想维权也万分困难。


  骗子博主雇人去线下排队,营造生意稳赚不赔的假象,这个环节是为了在线上引流,因为没有实质的受害者,因此也不会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;等到受害者看到短视频“上钩”缴纳学费后,发现自己摆摊根本赚不到钱时,骗子也有话术应对——你选址不好、直播没做好、不够努力、商业行为要自担风险……做正规餐饮生意确实是有赚有赔,很难因为赔了钱,就去追究“培训师”的法律责任,因此这些受害者只能接受“投资失败”的事实。


  理论上,营造生意火爆的虚假现场,涉嫌虚假宣传;没有资质就收徒培训,涉嫌非法办学;有些博主通过发展下线,一级骗一级,还涉嫌搞传销。可是在现实中,由于这个骗局链条比较长,而且多是个体之间无合同的非正式交易,甚至戴着“师傅教徒弟”的江湖面纱,要取证就非常困难。再加上一些人在受骗之后,想到的也不是积极维权,而是在骗子的忽悠下加入行骗队伍,通过“徒弟变师傅”把损失转嫁给下一批“韭菜”,导致此类骗局难以得到遏制。


  要避免类似骗局的蔓延,关键还是得靠监管力量介入,其中最应该积极发挥作用的显然还是平台。要求平台核实摆摊博主所发每一条内容的真假,存在相当的难度,但是对“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元”这类明显违背常理的内容,还是要多加重视。比如在这类视频中强制植入平台提醒,告知用户此类内容真实性无法核实,要注意甄别;同时畅通举报渠道,若有相关举报投诉,则要及时封堵。


  短视频和各类社交平台,已经日益融入普通人的生活,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增加了风险。看似娱乐搞笑或者温暖正能量的短视频,紧随其后的或许就是消费陷阱。对此,提醒用户擦亮双眼,避免上当受骗,当然是必要的,但平台首先也得擦亮眼,随时跟进网络生态的变化,对新出现的一些骗局,及时拿出相应的治理方案。多净化平台生态,骗局就少一些滋生土壤。

【责任编辑: 匿名】
上一篇:抗大的烽火弦歌传承不辍
下一篇:马拉松拍照:方便取照和肖像权如何平衡
远视储备不足就一定会发生近视吗?
精准、全链条打击 网信办重拳整治体育“饭圈”乱象
领略中华文化 感悟文明之力——近百名驻华外交官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
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
中消协提示:谨防“免密支付”盗刷漏洞
是白衣战士,也是高原“兵妈妈”
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【2】
家国永念|他们最大的心愿
推荐阅读